高二数学选修 1-1 导学案
设计者:唐
审核:高二文科数学备课组
§ 2.1.1 《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》 导 学 案 一、 自主复习 复习 1:
定 义
y 图 形
F 1
M F2 x
y
F 2
M
o
o
F 1
x
方 程 焦 点 a,b,c之间的关系
变式:已知圆 x 2 ? y 2 ? 9, 从这个圆上任意一 点P向x轴作垂线段PP?, 点M在PP' 上,并且 PM ? 2 MP?, 求点M的轨迹。
2 2
x y ? ? 1 一点 P 到椭 25 9 圆的左焦点 F1 的距离为 3 ,则 P 到椭
复习:2:椭圆上
圆右焦点 F2 的距离是
.
复习 3:在椭圆的标准方程 中 , a ? 6 , b ? 35 ,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 是 . 二、题型 1 求轨迹 例 1 在圆 x2 ? y 2 ? 4 上任取一点 P ,过 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 , D 为垂足 . 当点 P 在圆上运动时, 线段 PD 的中点 M 的轨迹是什么?(书本 P34 例 2)
1
2014 年 11 月
选修 1-1
椭圆及其标准方程(第二课时)
例 2 设点 A,B 的坐标分别为 (-5,0),(5,0).直线 AM,BM 相交于点 M, 题型 2 含有参数的椭圆方程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-4/9,求点 M 的轨 x2 y2 迹方程。 (书本 P35 例 3) 例 3: 已知方程 + =-1 表示椭圆, 求 k 的取值范围. k-5 3-k
【变式与拓展 2】 已知方程
x2 y2 ? ? 1 表示焦点 10 ? m m ? 4
在 y 轴上的椭圆,则 m 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____
求轨迹方程一般有 3 种方法: 1、直接法: ①建系②设点 ③列 方程④化简 ⑤检验 2、相关点法:利用相关点求动点 轨迹,关键寻找两个相关动点的关系 3.定义法: 如果知道所求点的轨迹 是什么,可以找出相关的量,然后直 接对号入座。常见的轨迹有:圆、椭 圆、双曲线、抛物线等 ※注意:求出轨迹方程后,检验特 殊点是否在轨迹上是必须要做的一步, 判断是否需要去“杂”添点”.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