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计算机教学问题的反思
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,教师以书本、粉笔和黑板为手段,教师的 讲授和课堂灌输为基础,这样的传统模式下,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 识的地位,缺乏主动的思考、探索能力,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。对 于计算机教学,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,主要注重实际操作,它 的理论性弱,而且计算机知识有些比较抽象,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,将各种信息,包括:文字、图 形、图像、动画、声音等,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。 一、在教学过程中,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播教学信息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 增大课堂信息量。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,利用网络多 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恰当和必要的。 二、计算机教学更应注重实践 这样对于计算机教学的普及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效 的。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 题,他说: “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,对于它的软、硬件 理论部分。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” 。计算机教学有它不同于其 他学科的特点,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,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 知识都要更新得快。 三、与时俱进,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应用人才 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加快,学生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,面对
有限的学时,教师一定要将本课程中的精髓和要点提取出来制作成 多媒体课件传授给学生,并在此基础上,引导学生自学其他的相关 内容。此外,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, 教师还必须对原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加以调整和提高,在广度优 先的基础上加大知识的深度,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计 算机应用人才。 四、在教学过程中,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先讲理论,再上机操作,效果往往不太好。有的 知识,同学们由于从未接触过,所以并没有听懂,有的即使听懂了, 也因为没有及时上机实践,等到到上机实践时也很陌生了。还有, 教学要有创意,尤其是新的课程,不要照搬原来的常规教学,要适 合本课程的特点。 五、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,强调“学”重于“教” 。目的在于体现 “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” ,体现“顺应市场、服 务社会、服务学生”的价值取向。因此,在这种教学模式下,教师 在教学中应起组织、引导、答疑的作用,从知识的传授者、教学的 组织者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、指导者,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能动性,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