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专题讲义部分] 考点谋略 第1讲 专题特辑 考点谋略 第 一 阶 段 专 题 一 第2讲 专题特辑 考点谋略 第3讲 专题特辑 考点谋略 第4讲 专题特辑 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1讲 二轮专题复习 力和运动 力与物体的平衡 [考点谋略] 例1:思路点拨: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: (1)定滑轮不计摩擦,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绳子拉力大小。 (2)物体静止在斜面上,物体合力一定为零。 解析:因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mgsin 30° = 1×9.8×0.5 N=4.9 N,与弹簧秤的示数相等,故斜面对物体 的摩擦力大小为0,则选项A正确,选项B错误;斜面对物体 3 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 30° =1×9.8× N=4.9 3 N,方向 2 垂直斜面向上,则选项C、D错误。 答案:A 例2:思路点拨: (1)木板缓慢转动过程中,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。 (2)墙面对球的压力FN1方向不变,球对木板的压力FN2方向 改变。 (3)可用图解法分析FN1、FN2大小的变化情况。 解析:对小球受力分析,如图所示,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,可将三个力 构建成矢量三角形,随着木板顺时 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,木板对球的 弹力FN2′减小,球对木板的压力大 小FN2逐渐减小,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FN1逐渐减小,故B 对。 答案:B 例3:思路点拨: (1)由系统的对称性可知,装置两侧木块与挡板间的摩擦力、 压力大小均相等。 (2)Ff为静摩擦力,与FN的大小无正比关系。 解析:选重物M及两个木块m组成的系统为研究 对象,系统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,根据平衡条 ?M+2m?g 件有2Ff=(M+2m)g,即Ff= ,与两挡 2 板间距离无关,故挡板间距离稍许增大后,Ff不 变,所以选项A错误,选项B正确;如图乙所示,将绳的张力F沿 F OO1、OO2两个方向分解为F1、F2,则F1=F2= ,当挡板间 2cos θ 距离稍许增大后,F不变,θ变大,cos θ变小,故F1变大;选左 边木块m为研究对象,其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,根据平衡条件得 FN=F1sin θ,当两挡板间距离稍许增大后,F1变大,θ变大,sin θ变大,因此FN变大,故选项C错误,选项D正确。 答案:BD 例4:解析:ab对框架的压力 F1=m1g 框架受水平面的支持力 FN=m2g+F1 ② ① 依题意,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,则框架受到最大 静摩擦力F2=μFN ab中的感应电动势E=Blv ③ ④ E MN中电流I= R1+R2 MN受到的安培力F安=IlB 框架开始运动时F安=F2 由上述各式代入数据解得v=6 m/s ⑤ ⑥ ⑦ ⑧ 答案:6 m/s [专题特辑] 课堂 1.选 B 由对称性可知两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,设为FT,则 2 对日光灯在竖直方向上有:2FTcos 45° =G,可得FT= 2 G,即B正确。 2.选 BC 对物块受力分析,由平衡条件可得,物块对槽的压 力FN=mgcos 37° +kΔx=mgcos 37° +k(L-R)=13 N,槽对 物块的摩擦力Ff=mgsin 37° =6 N,故B、C正确。 3.选 AD 如图甲、乙所示,对 O 点进行受力分析后将 FT1、 FT2、mg 平移到一个矢量三角形中。“缓慢提起 A 端而 O 点 的位置保持不变”意味着 O 点受三个力的作用一直保持平 衡,FT1、FT2、mg 始终能构成封闭的矢量三角形。如图乙所 示,由于 mg 的大小、方向都不变,F